超微(AMD)與英特爾(Intel)陸續宣布於2011年推出支援第三代通用序列匯流排(USB 3.0)晶片組,勢將激勵筆記型電腦、桌上型電腦的市場需求,然因目前市場過於集中在序列式先進附加技術(SATA)橋接器,為避免陷入價格戰,部分晶片商已積極開發個人電腦(PC)、周邊及聯網電視等新興應用。
遠離SATA激戰 USB 3.0晶片商闢新疆
創惟科技產品開發事業處技術行銷部資深技術行銷經理魏駿雄(圖1)不諱言,在土洋業者大舉進軍USB 3.0的SATA橋接器市場後,市場價格戰一觸即發,預期2011年USB 3.0削價競爭態勢持續,恐為發展隱憂。
圖1 創惟科技產品開發事業處技術行銷部資深技術行銷經理魏駿雄表示,2010年第二季,中國大陸電視機聯網已為標準備配,將激勵USB集線器需求。 |
有鑑於此,創惟科技已大張旗鼓展開旗下USB 3.0產品線布局,以避免淪為價格競爭。魏駿雄指出,應用於PC主機板、傳統硬碟/固態硬碟(SSD)及快閃記憶體(Flash Memory)的USB主機端、SATA橋接器與USB快閃磁碟機(UFD)將為USB 3.0三大新興應用,未來,讀卡機、集線器(Hub)、USB攝影機、筆記型電腦的乙太網路底座等應用需求亦將快速崛起。
值得關注的是,著眼於發光二極體背光源液晶電視(LED TV)、三維(3D)電視及智慧電視(Smart TV)等市場方興未艾,魏駿雄預期,聯網電視將為大勢所趨,不過系統單晶片(SoC)支援的輸入/輸出(I/O)不足,為能實現USB無線網卡無線區域網路(Wi-Fi)功能,市場對於USB集線器的需求將更加殷切。現階段,智慧電視平台仍以USB 2.0為主,支援的USB 2.0接口至少四至五埠、3D電視需要一至二埠。魏駿雄提到,2010年第二季始,聯網已成為中國大陸32吋以上數位電視的標準功能配備,目前電視採用的USB功能多屬於離散元件,整合方案比重較少,接口數增多已為大勢所趨,現已為創惟科技鎖定的目標市場之一。現今,三星(Samsung)、樂金(LG)、東芝(Toshiba)、索尼(Sony)等電視品牌大廠多接口的電視機種已輪番上陣。
在超微、英特爾力拱下,市場普遍預期,2011年USB 3.0市場滲透率將急速擴大,帶動USB 3.0隨身碟、外接式固態硬碟、可攜式外接式硬碟等儲存裝置市場需求看漲。不過,在國內外晶片商爭相進駐後,隨即掀起價格戰,特別是在主機板尚未普遍內建USB 3.0主機控制器的情況下,眾多裝置端業者積極搶灘,更使得價格戰日趨惡化,USB 3.0的SATA橋接器單價進逼USB 2.0的傳聞亦甚囂塵上。然魏駿雄認為,截至2010年底前,儘管USB 3.0的SATA橋接器價格已低於1美元,但是USB 2.0單價已達0.4美元,兩者價差尚有段距離,再加上USB3.0晶片架構內含USB 2.0實體層(PHY Layer),因此價格難以低於USB 2.0。
此外,USB手機充電介面也引發市場關注,魏駿雄透露,針對USB手機充電介面,創惟科技已與諾基亞(Nokia)、高通(Qualcomm)合作,尤其高通已計畫於處理器支援USB 2.0充電1.1版本規格,預計未來將有更多處理器廠商跟進,預計2011年下半年將有更多支援的終端產品上市,此亦為創惟科技積極搶進的潛力應用。2011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(CES)中,創惟科技即展出SATA橋接器、讀卡機、USB集線器。
另一方面,隨USB 3.0晶片廠商陸續通過USB應用者論壇(USB-IF)認證及英特爾、超微各大廠抬轎下,晶片供應商激增,使晶片報價已下滑至1~1.3美元,智原、鈺創、創惟等業者為快速回收成本,已規畫轉進65奈米、90奈米製程,同時,也積極發展USB3.0在高速影音傳輸的應用版圖。
價格再降 USB3.0勢如破竹
原昶科技行銷業務部部長解詠鈞表示,USB 3.0目前價位已十分親民,由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、硬碟、固態硬碟的對於高速影音傳輸的需求湧現,再加上英特爾及超微所推出的平台皆支援USB 3.0,因此可以說USB 3.0接續USB 2.0,已成標準配備。
然而,在高速與高穩定需求的市場上,與USB 3.0同台較量的外部SATA(eSATA)似乎也不容忽視。但解詠鈞認為,綜觀各種消費電子產品,eSATA的普及程度與USB 3.0相比,仍略遜一籌,尤其是USB 3.0在影像播放、傳輸過程中可同步充電,不需外接電源,將成為可攜式、行動終端裝置的充電標準規格,而eSATA仍須外接電源,因此USB 3.0會壓縮eSATA的應用領域如需要低功耗、高速度存取、高畫質影音傳輸的應用。
據了解,原昶USB 3.0影音傳輸SoC晶片已獲得USB-IF認證,而正式量產,並鎖定各式影音傳輸應用,支援D-Sub、D-RGB、高畫質多媒體介面(HDMI)格式,且毋須外接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(SDRAM),可簡化印刷電路板(PCB)層數和面積與周邊零組件數目。
值得注意的是,解詠鈞指出,在歐盟micro-USB手機充電器規格底定後,USB 3.0結合智慧型手機的擴充性、便利性,可望進一步刺激數位光源處理(DLP)和矽基液晶(LCoS)的微型投影市場成長。
圖2 銀燦科技系統工程部協理陳思明認為,USB 3.0控制晶片對於熱插拔的防護需求十分嚴格,該公司已研發可防止傳輸資料錯誤的解決方案。 |
而針對USB 3.0未來兩年內是否可以廣泛應用於支援3D的市場聲浪,銀燦科技系統工程部協理陳思明(圖2)則提出不同看法,他認為未來USB 3.0應用於3D影音傳輸只是滿足一項基本的使用者需求,更重要的是,要如何讓USB 3.0同時支援高容量與低容量的影音傳輸,而且降低熱插拔對於系統的損害。
陳思明表示,USB 3.0為實現十倍於USB2.0的傳輸速率,採用更先進的65奈米、90奈米製程已是趨勢,但不可諱言的,此舉也導致USB 3.0的控制晶片對暫態雜訊如靜電放電(ESD)的耐受能力快速下降。一旦使用者於操作時進行隨插即用、隨拔即關等熱插拔動作,將影響部分電子系統工作,甚至造成連接埠損壞。
所幸,該公司針對USB3.0晶片的防護需求,已研發ESD防護設計,在不影響4.8Gbit/s傳輸速率下,得以有效避免系統產品於熱插拔時發生傳輸資料錯誤、當機甚至損壞的嚴重情況;因此可滿足USB 3.0用於傳輸大量影音資料時,對資料傳輸容錯率的嚴格要求,一旦大規模應用,前景可期。
此外,繼超微宣布將於今年中導入USB 3.0主控器(Host Controller)至自家晶片組後,英特爾也確認將於2012年在名為Chief River的新一代筆記型電腦平台中整合USB 3.0主控器。面對此一發展趨勢,獨立型USB 3.0主控器晶片供應商睿思(Fresco Logic)也已擬定好因應策略,以鞏固市場發展地位。
不畏USB3.0晶片組整合 睿思發展穩紮穩打
睿思資深產品經理王勝宏表示,個人電腦晶片組整合USB 3.0主控端晶片已勢在必行,雖會壓縮獨立型主控端晶片商市場生存空間,但相對也可帶動USB 3.0裝置端應用全面起飛,如此一來,主機板對USB 3.0連接埠的需求亦將連帶增加。所以,即便未來晶片組將整合USB 3.0主控器,但由於晶片組支援埠數有限,市場對獨立型USB 3.0主控晶片的需求仍將持續存在。
事實上,以超微第一款晶片組僅支援四個USB 3.0連接埠來看,勢必難以滿足使用者與日俱增的應用需求。
此外,睿思也計畫跨入裝置端晶片市場,並藉搶攻如高速影音傳輸等門檻較高的應用,避開裝置端晶片價格下殺嚴重的情形。
繼瑞薩電子(Renesas Electronics)後,2010年底睿思也順利成為第二家獲得USB-IF的USB 3.0認證的廠商,並將於今年第二季推出第二代USB 3.0主控端晶片(圖3),期藉由提升效能、功耗表現及降低訊號在PCB上的衰減程度,突顯自家產品優勢。
圖3 智原投資的美商公司睿思,將推出第二代USB 3.0主控端晶片,最多可支援兩個埠。 |
挾英特爾、超微龐大資源與通路,USB 3.0市場需求可望急速升溫,成為各晶片商群起攻之的市場,著眼於隨即而來的僧多粥少態勢,恐將縮減半導體業者的利潤,為此,各家亦使出渾身解數,戮力透過另闢戰場、升級先進製程及主控端晶片,以站穩市場一席之地,然在競爭者眾之下,未來激戰勢必愈演愈烈。